最近幾年視頻會議產品得到了極大的關注和快速的發展。產品的用戶體驗,功能和質量決定了產品能否在競爭中脫穎而出。而如何選擇一個好的架構和解決方案是最為關鍵的因素。
可能很多人是從疫情開始接觸到視頻會議,但網絡視頻會議本身具有非常悠久的發展歷史。早在1970年以前,應該說是20世紀初這個idea就出現了。在20世紀30年代,貝爾實驗室制造了第一個可視電話原型。
后來,AT&T投入了大量資金研發出了第一款產品,那時的產品是基于特定網絡和硬件的,很可惜,AT&T產品完全失敗了,但他們的想法和技術在實驗階段逐漸被證實。80年以后被稱為商業化階段,數字電視的普及加速了發展,第一款商業化產品也是在80年代后期到90年期間推出的。
這時,AT&T的第一款PictureTel產品也推出了第一個編碼器,當時所有的設備和產品都是基于專用的撥號網絡和專用硬件,特定用戶人群才能使用。
90年以后迎來了高速發展的階段,因為隨著互聯網和PC的普及,基于PC的商業化產品90年后開始出現,同時也出現了第一款商業化攝像頭,解決方法都是互聯網和非專用設備,得到了極大的普及和加速發展。2000年以后,視頻會議進入了成熟的標準化階段,編解碼器、H264都出現了。
WebRTC也在2017年開源了,出現了開源的框架。隨著SaaS和云計算的普及,視頻會議也云端化,也出現了移動化及多終端化的支持。2020年以后,疫情出現導致遠程辦公爆發增長,大量公司進入這個領域,也產出了大量創新,視頻會議迎來了爆發的階段。在此之前,很多人可能也沒想過虛擬背景替換等,但隨著居家辦公的出現,虛擬背景替換等創新都慢慢開發出來了,產品變得智能化并且能與不同行業不同技術進行融合。
在疫情之前,網絡視頻會議就是一個滿足人類基本溝通需求的工具,隨著疫情爆發之后,我們發現它和不同的技術比如AI、VR和元宇宙結合,所以它的趨勢上來說,越來越多的含義和技術進行融合,呈現出更多的產品和創新。
第二點是智能化,已經有很多產品號稱含有智能因素,無論是虛擬背景還是智能降噪或是實時語音翻譯等。我認為這還遠遠不夠,將來隨著技術發展,會出現更多智能化元素提供更豐富的功能來提高效率,使生活更便捷。
第三點是生態化,今天的視頻會議不再是簡單的工具而是一個平臺,成為了一個生態。在生態上有硬件產生,有平臺供應商,也有提供平臺進行二次開發的,能創造出更多附加價值。這個趨勢普及范圍會越來越廣。
相關推薦
- 12-17 騰訊會議最新資訊
- 12-16 加入騰訊會議,開啟高效溝通的全新旅程!
- 12-13 解鎖安全高效協作 - 探索Teams的數字防護盾
- 12-12 Microsoft Teams:賦能遠程協作的幾大亮點功能
- 12-10 【協作新風尚】微軟Teams:數字化工作空間的新亮點
- 12-09 未來辦公新篇章:微軟Teams
- 12-06 Webex實時翻譯功能怎樣?
- 12-05 WebEx在金融服務行業有哪些應用案例?
- 12-04 Webex支持哪些特殊增強功能?
- 12-03 WebEx功能百科
- 本月熱門
- 最近發表